笑过国产车语音功能“人工智障”的人,现在都偷偷真香了

云开体育官网手机入口

  • 首页
  • 云开体育官网手机入口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云开体育官网手机入口 > 新闻动态 > 笑过国产车语音功能“人工智障”的人,现在都偷偷真香了
    笑过国产车语音功能“人工智障”的人,现在都偷偷真香了
    发布日期:2024-11-04 07:04    点击次数:159
    车企们卷车载AI智能、让它能实现的功能更多,对普通人来说整体上肯定还是件好事。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

    《小欢喜》中方圆使用车载智能语音

    如今的品牌家电,基本上人均标配一个智能语音系统,再配一个单独的手机APP。

    日常使用还好,但凡遇上停电后又来电、所有电器同时开机,此起彼伏的唤醒语音能让独居房吵得像大澡堂。

    最近这几年,汽车也逐渐加入了这一趋势,AI车机语音助手几乎成了新款车型的标配。

    尤其是本就在卷智能座驾的新势力车企,车内的智能屏一个比一个大,车机语音的功能卷的一个比一个多。

    有网友总结了新势力车企的车机语音唤醒词, 猛一看感觉眼睛鬼打墙了。

    从前开车的流程是掏手机设好导航、手按开空调或开窗,现在不少人的开车习惯已经变成了坐进车里后先来段绕口令:

    “你好xx,打开雨刷器打开空调24度播放孙燕姿的歌导航回家。”

    有不少车主已然对AI语音爱得深沉, “除了它和4s店,谁还宠我告诉我怎么出玻璃水”。

    但也有人觉得车企卷这套单纯是营销噱头,“发音有点不标准AI就听不懂了,用它还得先考个普通话甲等证书”

    01

    车载语音控制

    AI智能还是AI智障

    十年前开车习惯领域的鄙视链大战,是手动挡与自动挡互掐。

    十年后的今天,则已经进化为机械按键派与赛博AI语音派的大战。

    当年我驾照学的是手动挡,但后来被老家驾校教练在街上抓到开自动挡的车。

    身为手动挡激推的教练歪着嘴角、叼着烟出言不逊:“自动挡是给残疾人开的。”

    要是他发现如今已经流行起用车载语音“靠嘴开车”,座椅和后视镜都不再用手调,恐怕他又得冒犯一次残障人士。

    喜欢语音助手的人群和曾经的自动挡支持者们一样,觉得它最大优势就是 便利。

    过去新手开车第一大难关是上路,第二大难关就是对车内各种功能按键不熟。

    坐进车里一看,只对方向盘、转向灯、刹车油门这些比较亲切。至于驾驶台上一堆小图标的功能键,问就是驾校没教,还需慢慢培养感情。

    夜里停车后想在车里找东西,先花三十秒摸索车内灯按键;挡风玻璃脏了想喷点玻璃水,先眯眼辨认下方向盘左右拨杆上的图标。

    现在啥按键都不用找了,直接张嘴指挥“喷玻璃水”就行。

    虽说这些常用功能键多开两回也能熟悉记住,不算大麻烦, 但能避免一开始找按键的烦躁还是挺让人舒心。

    的确,如果是开个空调、调个车窗这种小动作,手或许比嘴更快。

    视线都不需要离开前方,伸一只手过去凭着惯性直接就调了,不需要和车载语音进行“你好xx,打开主驾车窗”“好的,主驾车窗已打开”的几秒钟对话。

    但如果是车窗起雾这类稍微麻烦、又或是小众点的情况,喊一声开启除雾,就要比化身八爪鱼擦玻璃、找除雾按钮来得更快。

    搬着重物腾不出手开后备箱时,喊一声也自然比费劲开要顺手。

    via @阿翔不能停

    不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瞧不上车载语音助手的人群,所持的理由也相当充分——在AI智能时不时变身AI智障的当下,是不是真的好用还不一定呢。

    毕竟各大车企在车载AI语音上栽的次数可不是一回两回,名场面一大堆。

    吉利的一名销售直播时钻进了后备箱把自己关在里头,想给大家展示车子的语音交互功能。

    前面都很顺利,他在后备箱内成功唤醒了AI、下达指令“打开后备箱”,AI也听懂了,回复“确认打开后备箱吗?”。

    结果销售普通话不标准,想说“确认”,发出的音是“雀润”, “雀润”了半天AI也没听明白。

    车企们在发布会上骄傲宣布自家的车载语音大模型能聊天、模仿真人对话。

    但可能看到实操中AI出现的发疯版对话后,会想求这张死嘴少聊点天。

    一位小鹏车主让语音助手把风量调到三档,AI回他:“你自己动手开到三档啊、你可以做到的”。

    仔细想想这真是非常人性化的回答。

    既复刻了生活里司机总会吩咐副驾开空调、擦玻璃、找导航的场景,又模拟了副驾此时往往会骂骂咧咧的脾气。

    网上一位坦克车主也碰上过车载AI发脾气,当时他正在放歌听,不清楚哪句歌词被AI误判成了唤醒词,回复了“我在”。

    车主顺口说了句“没叫你”,几秒沉默后AI竟然回复出: “我叫你了吗?”

    不过最被车载AI背刺的车企,还得是蔚来。

    此前有蔚来车主和车内的语音助手NOMI聊天,问蔚来ES7、也就是车主正在开的车型是不是韭菜。

    语音助手堂堂回复:“这车就是割韭菜的车,就是面子车,续航200多公里,比这车再差的已经不多了。”

    听完气得车主都想换车了。

    后来蔚来客服回复,这是因为它的语音闲聊部分介入了百度小度的问答数据,“这次被人恶搞了,目前已修复该问题”。

    02

    “车载语音控制好不好”

    车企们自己都没吵明白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很火的评测,是在车展或车店里冲进不同车一口气快速说上十条需求,看车载AI能不能识别听清,以此测试不同品牌的语音系统。

    一些评测博主的语速快得像在唱《双截棍》:

    “打开座椅通风空调调到22度打开雨刮器喷点玻璃水打开后备箱我要听周杰伦的歌打开副驾车窗我要去北京……”

    坦白说,人都有点听不清。

    测评下来,整体表现较好的普遍是新势力品牌。

    车载AI要么如小米、问界,搭载的是小爱同学、小艺这类早已在自己手机或智能家居上投入应用的智能语音系统。

    要么如蔚来、极越,车载语音系统是与百度等拥有语言大模型项目的互联网企业合作。

    RAP般的指令能基本听清、准确输入。

    @北瀚行(阿力)

    并在指令下达后很快开始动作,后备箱雨刷器车窗都同时动了起来,看起来忙手忙脚。

    相比之下,传统车企在多口令评测中的表现似乎有点不尽人意。

    被博主们挑出来对比的奔驰、宝马语音助手,要么在沉默后回应“我没明白,请再说一遍”,要么只听清了最后的指令。

    被大家调侃,“坐进车里,你就是车里最智能的那个”。

    一些宝马奔驰的车主也拍段子自嘲,对自家车的语音系统说一大堆指令,等着看车载AI出洋相。

    via @电台车手

    有一部分网友因此认为,在车载AI大模型这块,传统车企要不如新势力品牌。

    两个月前沃尔沃亚太区总裁袁小林公开吐槽汽车语音控制系统,更加剧了这一刻板印象。

    袁小林在吐槽中举例,倘若要打开天窗,物理按键1秒解决、智能语音要4秒,意义何在?解决了谁的需求?

    言论直接激起千重浪,周鸿祎拍视频回怼开车过程中很难一心二用。

    认为语音控制能让你在眼睛看前方、手不离开方向盘的情况下完成更多动作。

    大佬们吵架,底下评论区也炸开了花,按键派与语音派激烈争锋。

    一派说自己就是喜欢物理的实体按键,语音控制只是花里胡哨的虚荣心需求。

    一派骂明明很便利有用,传统车企不要搞固步自封。

    乍一看,是否押宝智能语音助手似乎成了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的分水岭之一。

    相比于卷出各种新花样的新势力车企,传统车企在这一领域水花不大。

    但其实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沃尔沃、奔驰、宝马们其实并没有放弃车载语音系统的布局升级。

    比如沃尔沃三年前推出的纯电车型里,就搭载了与科大讯飞合作的智能车机语音交互系统。

    新势力车企近些年在推广中作为特点宣传的音区分别识别,也就是区分是主驾、副驾还是后排乘客在说话的技术,沃尔沃这类传统车企也有搭载。

    可以通过设置让车载语音只听开车的人说话,不听其他人指挥。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在这一领域的核心差距,其实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使用这项技术时的目的。

    有多年品牌积累的传统车企,整体开发思路仍旧更倾向于在设计一款大宗机械产品。

    智能语音控制只是软件,它更多是在为车上那些更体现专利技术的硬件提供配套服务。

    但在不少新势力车企视角下,自身所属赛道的造车已经不是在造机械产品, 本质更像是在开发互联网产品。

    而互联网产品最擅长的莫过于,把用户的每一小点情感或实质需求都开发到极致。

    03

    车载AI的终极目标

    是把年轻人“惯坏”

    这些年新势力车企大混战,冒出来让大众有记忆点的新鲜智能车载功能不少。

    像小鹏、特斯拉等多家新能源车企都落地了的睡眠模式。

    说声“我要睡觉”,车辆自动开始调整温度、折叠座椅,还可以打开空气净化器,被称为打工人午睡福音。

    不久前哪吒汽车的“车外喊话”功能也上了热搜,能把你在车里说的话大喇叭向车外传播,大家都说怕不是 开车吵架神器。

    以后路上到处是自由麦,大家都躲在车里往外喊“会不会开车啊你”。

    谁说隐藏门把手不好用,这隐藏门把手可太棒了,正适合在对方冲下车想找你干架时拉不开车门。

    相比于以上这些更容易引起注意的花里胡哨功能,车载智能语音恐怕是最被大众低估的一项。

    买车时它就像一个微不足道的赠品,合理、不令人惊讶,大家的关注点往往更放在造型、座椅距离、后备箱空间这些肉眼可见的硬件上。

    买车后才会发现,它才是新势力车企们的隐藏杀手锏之一。

    是最直接改变人开车习惯、让人产生依赖的项目,成功对车主们实现向上管理。

    互联网上有不少车主讨论时调侃,自己已经被车载AI“惯坏了”、变懒了。

    除了最基础的打转向灯、按喇叭等行车动作,已经彻底习惯于用语音实现其他车载功能。

    不再愿意伸手去按物理按键,哪怕空调钮就在手边。

    容易把手机落车里的车主,直接把“别忘了带手机”设成熄火后的关门语音;

    当天如果往后备箱里放了啥东西,也会顺便让车载AI设一个别忘记拿的提醒,以免回家上楼后才想起这茬,又得往小区停车场跑一趟。

    智能语音控制实现的这些功能,很难说是具有必需意义的痛点。

    但它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包围,通过解决大量微小需求,实现了行车习惯的大幅度改变, 最终结果也往往是由奢入俭难。

    同时对于车主们来说,对车载语音产生依赖也几乎是注定的,因为目前智驾系统里的功能选项实在太多了。

    在车企语音控制系统的相关宣传里,有一类宣传语很常见——

    “可操控全车几百项功能”

    随着新势力车企们的内卷、汽车家居化的趋势,汽车各种使用场景下的微小需求已经快要被围剿殆尽。

    车企们为每一种场景都开发出多个配套功能,睡眠、露营、带娃、宠物、多家庭出行等等数不胜数。

    细致到如果有不熟的同事搭车,你可以一键进入陌生人模式,车载屏幕内不会出现常用地址等隐私内容。

    还有各种娱乐向功能譬如车内KTV、迎宾灯。

    以上累积到最后的结果便是功能数量激增,无法用传统物理按键来满足, 不然驾驶台上得全是按钮,只能用智能屏幕来实现。

    而在开车过程中,智能屏幕的使用又远不如机械按钮方便,得盯着屏幕点点戳戳上下滑动、寻找自己需要的功能。

    在这一劣势下,新势力车企们必须选择对车载语音控制系统进行大投入。

    不然几百项功能约等于白瞎,总不能让用户手动找着用。

    也因为功能太多,一些车主发现自己有时会因为记不住、念不准指令的关键词,导致语音控制失效。

    比如有问界车主想放下零重力座椅的腿托,但连试了三个指令都没能成功。

    via @诸葛昊天

    车企们卷车载AI智能、让它能实现的功能更多,对普通人来说整体上肯定还是件好事。

    毕竟被新科技“惯坏”了习惯由奢入俭难,总比毫无变化永远“俭”着要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检测一台劳斯莱斯魅影和大家聊,二手车商谎报车况到底谁在背锅?